发布日期:2025-01-25 08:46 点击次数:161
图片
图片
凤凰网江苏
图片
2023年11月28日 14:51:30 来自江苏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但长期以来人们对“哥窑”存在的时代及产地众说纷纭。又因哥窑瓷器长期不见考古发现,而以宫廷收藏为主,故称为“传世哥窑”。
目前,收藏传世哥窑的主要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其中台北故宫博物院约为150件,故宫博物院公开发表的有58件,上海博物馆为15件。海外收藏主要是大英博物馆。
图片
南宋 哥窑灰青釉凸弦纹瓶 故宫博物院藏
传世哥窑主要有瓶、尊、炉、洗、碗、盘、碟等器型,型体一般不大,造型多见仿古。传世哥窑主要有以下特征:第一、胎色为赭黑色、铁黑色,也有黄棕色。第二、釉为厚而失透的乳浊釉,主要呈灰青色,米黄色较少,釉面泛一层酥光,施釉也常见棕眼和缩釉。第三、采用植物汁液染色开片工艺,且大小开片结合,有一色开片的,也有的大开片呈深褐色、而小开片呈较浅的黄褐色,俗称为“金丝铁线”或“鳝血纹”,这是传世哥窑的标志性特征。
图片
宋 哥窑鱼饵炉
哥窑的存在是一桩扑朔迷离的悬案。历史上最早记载“哥窑”是元代孔齐在《静斋至正直记》里记载:“乙末冬(公元1355年)在杭州时,市哥哥洞窑者一香炉,质细虽新,其色莹润如旧造,识者犹疑之。会荆溪王德翁亦云,今日哥哥窑绝类古官窑,不可不细辩也”。……哥窑烧于私家”的记载。根据这些记载,哥窑应该是在杭州。
图片
孔齐《静斋至正直记》卷四窑器不足珍条书影
在孔齐上述记载的一个半世纪以后,明嘉靖十八年陆深在《春雨堂随笔》中记载:“哥窑浅白断纹,号百圾碎……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兄弟,皆处州人,主龙泉之琉田烧。生二所陶青器,纯粹如美玉,为世所贵,即官窑之类。生一所陶者色淡,故名哥窑”。根据这一记载,哥窑是在龙泉。但专家大多认为上述说法是在坊间传闻的基础上逐步演绎、流行开来的。
图片
《格致镜原》卷三十六哥窑条记载了《春雨堂随笔》对于哥窑的描述
二十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考古的新发现,关于哥窑出于何处出现了新分歧。1998年5月开始,杭州市文物考古所对杭州凤凰山老虎洞窑址进行了大规模考古发掘,发现一件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传世哥窑葵口洗造型和工艺几乎完全一致的标本,出具的发掘报告初步认为:老虎洞窑址是哥窑。
图片
老虎洞窑址发掘现场
几乎在同时,经过多年的考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龙泉瓦窑垟窑址发现了一种黑胎青瓷,认为与文献记载的哥窑特征相符。在2012年在举办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一些学者提出了龙泉黑胎青瓷就是哥窑的观点。
图片
龙泉瓦窑垟窑址发掘现场
图片
龙泉窑黑胎青瓷杯
专家们将老虎洞与瓦窑垟出土的标本进行了进一步的比较,两者的共同点是均为黑胎厚釉青瓷,釉面均有开片,但老虎洞标本的釉更为乳浊,而瓦窑垟标本没有传世哥窑的主要特征“金丝铁线”,因此,专家们认为老虎洞窑标本与传世哥窑更为接近。对两个标本和传世哥窑的成分进行科学分析,进一步得出传世哥窑的产地是杭州老虎洞窑的结论。
图片
哥窑特征——金丝铁线
推荐0
0 条评论/0 人参与网友评论|跟帖管理|举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上一篇:没有了